ISO9001 是否真的礙手礙腳
最近遇到有些製造工廠想導入ISO9001,總卻很擔心;
因為,聽說ISO很繁雜、規定很多、要寫的規章很多、要填的表單很多,
還要花很多人力去統計表單、整理表單、管理表單等等,公司內部人員不多,是否該導入?
這邊必須要先提出一個被觀察出來的現象,一般推行ISO並感覺有所成效的企業,
他們的ISO規章都是自己依企業內部需求所自己提出與制訂。
而一直認為ISO很繁文縟節的企業,其ISO都是由外部企管顧問公司以其現有的管理規章略做修改後提供,
且被輔導的工廠也對內容不求甚解,反正人家給我怎樣的規章,我照做就是了…。
對於ISO9001,個人提供以下之看法:
1.ISO9001針對產、銷、人、發、財之企業五管中,除財務管理外,餘都有一定的規範與要求。
故,我們可將ISO9001視為企業內部管理的要求基準與點檢查核表。
2.ISO9001強調的是:說、寫、做一致。只是我們應該反過來思考,做、寫、說一致。
,我們都在做什麼?這樣做對不對?好不好?
再根據我們現在實際做的,寫入於管理規章中,待管理規章被議定後,
則必須要進行的宣導教育,包括如何執行,組織的需求與期待等等。
3.ISO9001的管理原則:
我常對很多企業朋友提到,ISO9001只是一部憲法,我們只要不違背即可,
在此一狀況下,是否真的要制定很多的管理規章與管理表單?我常給予的
建議是,ISO9001管理原則的10字法則:
簡單:管理規定是否很簡單扼要,不要把管理規章寫的長篇大論。
明確:要求的人、事、時、地、物,都要明確制訂出來且不要用形容詞。
有效:管理辦法一旦制訂,要觀察是否可以收到預期效果。
可行:要先試行,以確認是否可行?不要為了要做而大費周章的做。
流程:管理制度運轉過程中,是否符合組織部門架構的運轉?
內控:內部必須要有日常的監控機制(簽審)及定期的內部審核機制。
我想,當我們掌握以上三點時,基本上,企業組織的ISO應該會是快樂的ISO,
至少也不會是礙手礙腳的ISO。而為了使ISO能再提昇,則可以考量將精實的概念納入,這就是另一個議題囉。